贸易局势骤然生变抢出口席卷全球中国又成了最大赢家? 时间: 2024-06-01 14:28:31 | 作者: 中港吨车
生活、家庭、工作、事业、疾病、痛苦……任何想要倾诉的话,都可以发送到我们的邮箱,或者在公众号长留言,更多归属可在公众号菜单栏寻找。温暖一个是一个,一起好好的活着。
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,读过这句话,只觉得有理,但不知道道理在哪,是言语道断了吗?
最近,和叶檀老师一起散步,看着她生命的变化,如同看着一棵树的变化,忽然意识到,走路真的很生命。举起,落下,前进,后退,每一次呼吸、每一步都是一次人生过程的复刻,一次生命旅程的模拟。
在正念行走的过程中,无论车水马龙还是好山好水,无非人间,没人清楚自己会去往何方,但路就在脚下。
生命是这样的,它不问自己会变成什么样,它不要目的和进步,只需要纯粹地无目的地在当下飘荡,这才能够使当下成为永恒。
5月27日,据国际船舶网消息,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(SCFI)指数上周再涨182.67点至2703.43点,自2022年8月中旬以来首次突破2700点关卡,周涨幅达到了7.24%。
相比4月底,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暴涨约40%,一个月拉涨幅度近千点,比红海危机爆发之前上涨超过150%。
其中,北欧航线美元/标准箱,比红海危机前涨约230%;美西航线%;南美航线日,据券商中国消息,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—新加坡的拥堵已达到临界水平。最近几周,新加坡的航运延误增加了一倍多,集装箱船短缺以及港口拥堵导致供应链危机迫在眉睫。港口运营商新加坡港务集团 (PSA Singapore) 表示,波动性可能还会持续下去。
备货量增加、备货时间点提前,导致需求前移,旺季提前。胡润百富的研报称,海运价格在5月集体“狂飙”,上海至南美基本港市场运价较年初大面积上涨约130%,达到6686美元/TEU(每20英尺标准集装箱)。
本次海运价格暴涨,除了受地理政治学影响的因素以外,很大程度上是抢出口现象又出现。原因是各国税收政策不稳定。除了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税,欧盟、巴西等地也在加税中。据路透中文公众号5月30日文章,欧盟执委会预计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一定的关税,预计关税将给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新成本。本周欧洲线路在海运价格中上涨幅度最大,和加税临近有关系。
巴西加税同样造成了抢出口的结果。据财新,巴西决定自今年起采用渐进方式恢复对电动汽车进口关税,7月时税率将有一波抬升(纯电动汽车由当下10%升至18%,混合动力由当下15%升至25%)。
据华创证券统计,本轮海运价格持续上涨,从南美航线)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南美航线%。
中国现在很多商品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,考虑到美国加税以及6月之后美国大选的潜在影响,海运旺季提前两个月到来。
华创证券分析了美国港口货柜的滞留情况,近期滞留超过9天的货柜数量增长,但还不如2021年。
不过,我们依然可以期待中国出口的出色表现,以前每一次抢出口都是中国商品获益。
本次方案,不仅有定性的约束性指引,更有量化指标。具体来说,2024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 2.5%左右、3.9%左右,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 3.5%左右,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 18.9%左右,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 5000 万吨标准煤、减排二氧化碳约 1.3 亿吨;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 20%左右,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 5000 万吨标准煤、减排二氧化碳约 1.3 亿吨,尽最大努力完成“十四五”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。
还记得,在《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》中,中国向全世界承诺,到2025年,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的目标是比2020年下降13.5%,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%。
根据光大证券的研究,2022、2023 年我国未提到单位 GDP 能耗下降的目标,这两年单位 GDP 能耗分别下降 0.1%、0.5%。
2024年的目标蹦蹦高还能摸到,2025年就比较难了,一年下降9.2%,难度太大。目前的经济情况,也不允许通过关停等比较直接的方式达成减碳目标。丁仲礼院士在此前的采访中,
摸清不同国家的碳排放情况,是国际节能减碳共识的第一步,十几年来,各国在这方面一直没有共识,总是鸡同鸭讲。
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环节很多用于出口,欧美国家有需求,发展中国家提供产品,发展中国家排碳的变化,隐含着发达国家的实物消费需求。
这18亿吨里面,包含了本国消费和境外消费部分,因为发达国家的消费增加了生产国的碳排放。2021年,中国因钢铁原材料产品贸易为其他几个国家承担二氧化碳净排放量1.0亿吨,因光伏产品贸易为其他几个国家承担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达2.5亿吨。
欧美国家是不大会接受中科院报告中的计算结果的,这份报告数据显示,中国试图夺回绿色时代的碳排放话语权,中国需要更碳排放的客观研究,一方面,让减碳路径更加清晰,另一方面,为未来的谈判增加筹码。
在高校里,评职称需要论文,更需要专利,专利越多越好评。几个创新发明专利换来一个正高职称。
5月30日,国家知识产权局、最高人民法院、商务部、海关总署、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》(下称《方案》),提出在各级各类设计专利的人才评价、机构评估、项目审批、企业认定、职称评定、高校评价等工作中,
知识产权授权确认体系方面,《方案》称将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、恶意注册商标行为,在各级各类设计专利的人才评价、机构评估、项目审批、企业认定、职称评定、高校评价等工作中,不得直接将专利申请数量、授权数量等作为主要条件。
这件事情很重要,这是有关部门第一次明确评估人才、职称评定不得把专利作为主要条件。
中国专利目前的情况是,数量非常多,不少是无效专利,是拿来评职称的工具。不管能不能用,先搞个专利再说,不管是不是束之高阁,先写篇文章。这样的专利和论文,质量非常水。
其中,中国作者撤稿达1.2万篇。中国作者SCI撤稿数量和比例均持续增长。2023年,中国作者撤稿篇数达4836篇,撤稿比例高达全球撤稿的75%。
无效创新等于浪费,专利数量第一不等于研发能力、甚至原创能力第一。根据某平台统计的PCT专利申请来看,中国的申请数量,远高于其他几个国家,包括美国。
中国专利数量这么多,和专利申请理念、管理方式脱不开关系。四川大学科研院科学技术合作与技术转移部副部长高德友明确说:
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申请专利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与我们不同,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申请专利是放开申请,而且鼓励的态度,国外高校申请专利一般先要进行披露评估,有商业和应用价值才准许申请,因此从申请/授权数量上就决定了远远低于我国高校,比如麻省理工、斯坦福、剑桥等知名大学一年专利授权也就三五百件,而我国不少学校每年授权专利超过2000件。
根据科技中国的统计,从2018年到2022年,我国高校发明专利的转化率分别为15.1%、14.1%、16.2%、13.8%、16.9%。
在那本著名的美国研究体系著作《科学:无尽的前沿》,范内瓦·布什写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:
看过美丽心灵这一部优秀的电影的人应该有体会,原创理论有多难,一个原创理论,就可能把人搞魔障。
据观察者网消息,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,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(国家大基金三期)已于5月24日注册成立,注册资本为3440亿元人民币,超过前两期大基金注册资本的总和。
国家大基金三期公司共有19位股东共同持股,前三大股东为财政部、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、上海国盛(集团)有限公司,持股票比例分别为 17.44%、10.47%、8.72%。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中国银行分别持股 6.25%,交通银行持股 5.81%,邮储银行持股 2.33%。曾参与一期和二期大基金的亦庄国投持股 5.814%。
规模空前大,3400亿超过前两期总和。 根据前两期1亿元撬动至少6亿元社会资本(包括地方子基金)的情况,本轮投资整体有望超过1.5万亿。
民间借贷意愿不高,导致银行放贷也很难,优质的项目更是少之又少。大基金同时解决银行放贷,又助力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,一举两得。
上述三方面投资都是长维度的事情,不然三期大基金业不可能给10年时间缴纳。另外,真正受益的上市公司不多,已经上市的公司很多大基金都投过了,或者根本不差钱。按照过往的经验,跟着大基金投,没那么容易赚钱,基本上市即巅峰。
这意味着,如果不买AI,或者不买英伟达为首的小范围AI股,其实赚不到什么钱。
中美股市的选择,让人想起利德尔·哈特在《我们为啥不从历史中学习?》中的一句话:
声明:由叶檀财经运营并管理的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有且仅有叶檀财经、叶檀暖人
生、叶檀聊人生、半间白云、叶檀说、檀谈人生,请用户认准上述账号。但凡与上述微信账号不一致的公众号均非叶檀财经负责运营管理,叶檀财经对其任何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请檀香们小心识别,谢谢!作者: